【轉載】無錫日報:以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躍遷升級 錫產診斷類核藥國內市場占有率居首
本報訊 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力。作為我市高校院所集聚地,濱湖區境內的科研院所持續發力,加速構建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這兩天,湖灣院所聯盟成員單位——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雙喜臨門”:2023年產值邁上3億元新臺階;投資1.74億元建設的科研創新中心投入使用,中心新設的“核分子影像”技術平臺和放射性藥品配套生產車間打造了一條從研發到臨床應用的緊密“上下游”。
核醫學是利用放射性核素進行診斷和治療疾病的臨床學科,對腫瘤、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重大疾病的診斷和診療具有重要作用,核藥(分診斷類放射性藥物和治療類放射性藥物)有可視化、可定量化、耐藥性表現更佳等多個優勢,其臨床需求日益增加。截至目前,全球已有64款放射性新藥獲批上市,近8成新藥用于診斷,治療領域新藥占比還不高。
作為國內重要的核醫學研究基地,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致力于核藥的創新開發,建有國家衛生健康委核醫學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發的診斷用放射性藥物填補了國內空白。據該所副所長楊敏介紹,目前該所診斷類放射性藥物配套藥物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70%,穩居第一。在治療類藥物的研發上,該所已成功研制了11種藥物,未來將持續聚焦一流(Best-in-class)、領先(First-in-class)雙維度治療類新藥的開發,不斷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創新核藥臨床轉化只是濱湖發力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縮影。進入“十四五”以來,該區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2023年院所經濟稅收貢獻達5.5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76.8%,居全市第一。今年,濱湖將全力支持區域高校院所、研發機構布局更多重大創新平臺,擴容可轉化、可落地的科技成果項目庫,推動產業科技創新成勢見效。(邵旭根)(來源:無錫日報 2024.03.18)